anderson 發表於 2006-3-6 15:37:32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看到其他車友談到潰縮區的問題, 就想到 "撞車物理學" 這個標題.
不曉得擺在這個板是否合適.
人是血肉之軀, 過大的加速度會造成內出血而致命. 一般加速度常用
地心引力 (G力) 作為指標. 比方說受過訓練的飛行員可以承受 9G,
表示可以承受體重9倍的力量而仍然可以飛行.
查了一下, 超過 40G (40倍地心引力) 人就一定會受傷, 50G 會使
50% 兒童受重傷或死亡.
(麻煩在於, 這是要看整個撞擊減速的過程, 從頭到尾都不可以超過)
在減速或者碰撞的過程中, 基本的物理公式是
V2^2 = V1^2 +2*a*S, 由於最後是靜止狀態, V2^2=0,
V1^2 = -2*a*S 也就是 a= V1*(1/2S )^(0.5)
這意謂著若是負加速度維持恆定, 則在減速的或者碰撞的過程中, 對
人體造成的 G 力, 反比於減速距離的平方根. 換言之, 產生的G力,
反比於車體變形尺寸的平方根. 或者, 所受最大 G 力不變,
減速或是潰縮區正比於車速的平方.

anderson 發表於 2006-3-6 15:39:16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看到這邊, 我想車友應該有人已經快睡著了. 接下來用數據當實例:
如果取 30G 為上限, 透過仔細的設計, 撞擊減速的力量維持固定, 則最大加速度=
平均加速度=30G. 相關緩衝系統的受力為車重的 30 倍, 大約是幾十噸的數量級.
若潰縮區有 50 公分 (0.5m), 則
V^2= 2* (30*9.8) * 0.5, 可得 V=19.80m/sec, 相當於時速 61.7 Km/hr.
若潰縮區只有十公分, 那有效的速度就低於 27.6Km/hr.
以上的計算, 簡單的說, 就是車禍中需要一些空間把能量釋放掉, 人才不會受傷.
不過, 乘員空間則不允許有過大的變形, 否則乘客會直接承受到撞擊.
(國產車這方面通常都不是太好)
小S 由於車身較短, 可以作為潰縮區域的空間有限, 所以車架設計成很堅固,
撞擊時, 有點讓其他車輛協助分擔能量的用意在. 不過, 若是硬碰硬的情況,
就比較容易讓乘員受傷, 所以駕駛的時候, 還是要小心為上, 萬一意外勢
不可免, 撞擊也要去儘量設法避開電線桿之類非常堅固的靜止物體, 以降低
撞擊力.
潰縮區設計的另外一個考慮, 則是輕微撞擊時不要變形, 儘量讓保險桿吸收能量,
維修主要換掉保險桿就好了. 因為, 若是動用到潰縮區, 坦白說, 雖然台灣的
板金師傅技術高超, 但車體大樑就不能保證下一次撞擊時能否保命了. 這樣的話,
輕微的撞擊就會造成車主的錢包嚴重潰縮, 也並非合理的設計. 也許這還可以
另外開一篇撞車經濟學來討論. :p

kimi 發表於 2006-3-6 15:51:25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哇哇∼∼∼
寫的真好,
這是不是你的畢業論文啊
真是夠專業了!!

jameslu 發表於 2006-3-6 16:11:19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謝謝分享~

heroicage 發表於 2006-3-6 16:23:02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通常在撞車時有多少人可以去想到如何最省錢?
應該是安全、保命第一,不要傷到別人吧!
想如有時間去想最省錢,那就是開的很慢吧!
謝謝分享!

rgo 發表於 2006-3-6 17:04:58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thanks!!!!

simonsong 發表於 2006-3-6 17:14:32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下面引用由heroicage在 2006/03/07 00:23am 發表的內容:
通常在撞車時有多少人可以去想到如何最省錢?
應該是安全、保命第一,不要傷到別人吧!
想如有時間去想最省錢,那就是開的很慢吧!
謝謝分享!

非常贊成,最重要的是小心駕駛.

anderson 發表於 2006-3-6 17:51:30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呵呵, 這篇是之前和朋友在某個網站討論保險桿設計的部份結論. 其實
還有另外一個 "無情" 的結論是 F=ma, 意思是車重越重, 撞擊時 G 力越小.
不過顯然開怪手上街購物不切實際, 車小, 方便也是很重要的.
另外, 看來敝人說的還是不夠清楚, 省錢的問題是車廠造車理念的問題.
比方說像這篇: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/4/11/n75493.htm
8公里時速撞擊, 修車費從港幣三千七百多元到一萬五千不等. 差四倍.
所以車廠設計理念不同, 車主錢包潰縮率還是會有點差別. :p
合理的車體結構設計應該是前軟後硬, 前面潰縮以釋放動能, 後面則
要抵擋被追撞的力量. (潰縮是後車車頭的事) 不過對於小撞擊,
不能太容易潰縮. 這時保險桿應該要身先士卒, 釋放能量.
Smart 的車頭潰縮空間比較小, 所以要儘量避免硬碰硬以降低撞擊力.
Smart 的安全帶/ 安全氣囊設計方式會有幫助, 但車主的主動安全觀念
的確還是很重要的一環.

enzolee 發表於 2006-3-6 17:51:49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心得:如果一定不可避免撞車時,要盡量挑正在移動的物體,千萬不要去撞固定又很堅固的東西。  嗯∼ 一定是這樣的!
謝謝分享

anderson 發表於 2006-3-6 18:18:56

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下面引用由enzolee在 2006/03/06 05:51pm 發表的內容:
心得:如果一定不可避免撞車時,要盡量挑正在移動的物體,千萬不要去撞固定又很堅固的東西。  嗯∼ 一定是這樣的!
謝謝分享

對, 主要是要避開電線桿, 大樹, 房屋的柱子之類撞上之後會驟然停止的東西.
但是不要去撞走避的行人或機車騎士.
推撞其他的車輛相對之下比較好一點.
當然, 主動防衛駕駛: 先盡量判斷其他人的意圖, 然後預先採取必要的應變措施
(減速或換車道) 拉大反應空間, 還是最好的.
頁: [1] 2 3
查看完整版本: [研究]撞車物理學

晶片升級 1 2 3 4 5 遙控器及快排設定  引擎吃機油 渦輪管接法  司麥特必讀
車身號碼腐蝕處理 451升級晶片好處 大陸B框評比 螢幕斷字維修
ABS電腦維修 1000CC遙控器設定 唯一推薦 晶片 451改裝進化論
遙控器便宜  升級避震器 買車殼?這裡最多 車殼正副廠分辨法 發燒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