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art-1507 發表於 2005-5-5 22:21:23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今天利用上回介紹的內視鏡,一虧小S的引擎內部…
先偷窺進氣歧管,內部明顯有機油殘存,這種情形再別種引擎上亦有見過。一般認為是吹漏氣回收系統所導致,不過我未有時間去證實…。進氣歧管機油殘存的問題,恐怕是無解,除非裝上最近改裝車界流行的廢油回收裝置吧!
再把火星塞差下來,瞧一瞧引擎汽缸內部。偶的小銀,是DCT一手車,兩年來跑了4萬7,定期保養向來只有多做沒有少做,明顯發現活塞頂部有一層厚厚的積碳,積碳算是滿嚴重!光是在汽油中添加除碳劑是無法將積碳清乾淨的。看來下回換油得在額外處理一下才行…
So…如過各位的車車跟偶一樣,沒有清過汽缸內部的積碳。建議使用泡沫式除碳劑從火星塞孔注入清洗效果會比較好。
PS:此項工作難度較高,且需抽油機,一般車友還是請車廠代勞吧!
:em39:

goin 發表於 2005-5-5 22:59:36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速啊
這類的保養還是交給專業人員吧
其實我比較不建議自行買仿間的清洗劑來洗
一來清洗劑的腐蝕性究竟多強也不清楚
二來究竟能不能完全把清洗劑抽除也是個問題
所以
我的車車還是都交給鐵皮
這種錢要留給別人賺
免的到時候都沒有專業店家了
這才糟啊!!!!!!

sugar 發表於 2005-5-5 23:20:06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嗯  下次回高雄來給鐵皮清清好了...
離上次清也三萬多公里了
是不是要得一起換機油阿?

smart-1507 發表於 2005-5-5 23:31:59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下面引用由goin在 2005/05/05 10:59pm 發表的內容:
速啊
這類的保養還是交給專業人員吧
其實我比較不建議自行買仿間的清洗劑來洗
一來清洗劑的腐蝕性究竟多強也不清楚
...

汽車用的清潔劑腐蝕性都不一,偶多半只買知名品牌.....然後先拿學校的引擎作實驗,確定有效且無害後再開工。
上次為了測試『數字』M的泡沫式除碳劑,清完後,把教學的引擎支解開來檢查效果,足足費了半天的功夫....不過清潔效果真的很不錯。

smart-1507 發表於 2005-5-5 23:38:07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每有詳細的資訊可以判斷多久洗一次比較好,下回清洗完後,偶再來記錄觀察里程與積探的關係,不過報告出爐已經是再跑20000km以後的事了!
建議就在30000保養時實施好了!基於藥劑的強烈腐蝕清洗效果,清完積碳後一定要更換機油,以免藥劑殘留。上次幫同事清機碳,比較龜毛一點,連換兩次油更徹底一點....

jeff 發表於 2005-5-5 23:40:04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上次我有研究了一個晚上.
就是大師提到的"吹漏氣回收系統"!
發現少部分的機油會從汽缸頭蓋的出氣孔噴出,
會被吸入到進氣歧管內.
所以機油量就會逐漸遞減,
積碳的情形就越來越嚴重了.
新車應該還不會有這種情形
舊車就要注意一下了.
我想是因為活塞環間隙過大再加上是渦輪增壓所引起的.

以前有使用過泡沫式的除碳劑,
直接從火星塞孔注入,
不過就是要有專用的機器設備.
最近市面上有噴式的積碳清除劑.
可以插根軟管直接從上面的火星塞孔噴入即可.
之後再拆底下三個火星塞下來.
再從上面吹氣進去.
髒東西就會從底下的孔流出來了.
有空可以試試看喔!

sugar 發表於 2005-5-5 23:43:40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吹漏氣回收系統
是不是就是goin大車上的那個廢油氣回收裝置?

casio 發表於 2005-5-5 23:47:16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真的好專業。
想請問一下積碳會有什麼不良引響?

smart-1507 發表於 2005-5-6 00:14:04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下面引用由jeff在 2005/05/05 11:40pm 發表的內容:
上次我有研究了一個晚上.
就是大師提到的"吹漏氣回收系統"!
發現少部分的機油會從汽缸頭蓋的出氣孔噴出,
會被吸入到進氣狀鬲▲蹀艨◆媢L大再戊?
...

偶就素新車啊!新車也會...。不過機油損耗極少,幾乎無法由油尺察覺。

smart-1507 發表於 2005-5-6 00:16:05

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積碳會引起,引擎零件局部過熱、爆震等問題....嚴重的甚至造成機件咬死....
頁: [1] 2 3
查看完整版本: [研究]您多久沒有清積碳了?

晶片升級 1 2 3 4 5 遙控器及快排設定  引擎吃機油 渦輪管接法  司麥特必讀
車身號碼腐蝕處理 451升級晶片好處 大陸B框評比 螢幕斷字維修
ABS電腦維修 1000CC遙控器設定 唯一推薦 晶片 451改裝進化論
遙控器便宜  升級避震器 買車殼?這裡最多 車殼正副廠分辨法 發燒貨